12月10日在CCTV-13 新闻频道“新闻直播间" 栏目中 一位华东师大校友出镜了!
完整新闻视频
他是袁帅
华东师大软件工程专业、工商管理专业校友
上海远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理事长
这次,他作为基层的信息收集员,参与修订了《未成年保护法》及《预防未成年犯罪法》的立法工作。
在此之前,袁帅带领的“远周——中国首家未成年公益关护基地”项目已经在第五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捧回金奖。
在11月20-23日,这个项目从2100余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,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中荣获SERVE最高奖。
袁帅
袁帅于2017年创办“上海远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”(下称“远周指导中心”),该中心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,服务对象为未成年群体。
中心从治理与预防两方面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,对犯罪情节较轻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观护帮教,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、心理咨询、技能培养、择业推荐、助学帮困等公益服务,帮助他们真正回归社会,预防再犯罪。
传承,从了解开始
袁帅出生于军人世家,爷爷是参加过淮海战役、解放南京、解放上海的新四军;外公是教师,弃文从军,成为了中国第一批海军;父亲是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,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袁帅从小就受着军人精神的熏陶。
8年前,父亲身体状况不佳。袁帅才了解到,父亲在退伍之后一直参与挽救涉罪未成年人,只是从未告诉过家人。
袁帅与父亲接受采访
在父亲的带领下,袁帅去到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旁观未成年人的案件庭审和观护课程。自2009年起,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构建了由区级机关、国企、民企、学校、社工站组成的“五位一体”的社会观护体系,对处于3-6个月期间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观护,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回归社会。
他由此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涉罪未成年人群体,接触到父亲所做的公益事业。“我觉得他真的很伟大”,袁帅表示自己也很乐意去传承这样不为名利的青少年公益事业。
“如果想去做一件事,首先要了解它,然后才能知道自己还能够针对哪些特定的方面做什么样的改善。”当时,检察院设有一系列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团队辅导课程,袁帅发现其中有些课程还可以优化,如一节辅导亲子关系的绘画课程,可能只有孩子或家长单独前来,效果便大打折扣。
如何让团队辅导课程的效果最大化从而更好地观护孩子?带着这个问题,袁帅开始了他的青少年公益实践。
考虑到孩子的差异性,远周指导中心自掏腰包,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有一个帮教老师,再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帮教,依靠专业方法设计观护内容。
受观护的未成年人参与垃圾分类社工服务
远周指导中心将重点放在涉罪未成年人的长期观护上,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包括个人心理、学校情况、家庭关系、未来发展等,甚至会帮助他们找工作,以保证正常生活的收入,降低再犯罪的可能性。
“经过我们帮扶的孩子大部分都能够正常回归社会,这是我们坚持做这件事的原因。”袁帅自豪地说,“碰到一个问题,寻找一个解决方法,积累一个经验,我们的团队就这样变得越来越专业。”
“专业化”一直在路上
袁帅在华东师大毕业留影
出于对专业性的追求,袁帅在华东师范大学修读了软件工程、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的硕士。他说:“我一开始想通过现代的技术优化管理模式,后来发现管理方面的知识也特别重要,因此又攻读了华东师大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。”
袁帅觉得这样的系统学习对自己的公益事业有很大的帮助,“可以和华东师大的教授们进行探讨,从学术的角度思考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”青少年公益往往要比其他商业性的项目耗费更多的精力,因此要针对行业的特殊性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。
2009年,远周指导中心在梳理十年数据之后,他们得出交友、家庭与网络、不良媒体的影响是未成年犯罪三大主要原因。为此,远周指导中心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和认知引导,并开展亲子教育主题团辅活动,缓解观护对象与父母的对立情绪。
远周指导中心有独特的帮教模式,包括六大环节(OA建档、调研诊断、团建共扶、个案咨询、拓展干预、回访机制)、八大方法(日记反省法、读书养成法、社会实践法、思想汇报法、专业分析法、一对一谈心法、亲子关系修复法、心理干预法)。预防体系有预防再犯罪的“远舟计划”和普法宣传的“远舟小课堂”等。
同时,远周指导中心与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合作,构建了完整的三大阶段、六大课程体系,循序渐进推进干预效果,保障心理干预措施的层次化和系统性,让未成年人对犯罪行为说“不”。
上海市宝山区远舟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成立
远周指导中心不断打磨发展,也具有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。2018年5月31日,远周指导中心与全国模范检察院——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合作,成立上海市宝山区远舟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。
远舟基地是宝山首个由检察机关、基层政府、民间组织三方力量共建的观护基地,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使基地的帮教资源更为丰富多样。
与以往六个月的帮教期限不同,远舟基地对观护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和帮扶,直至未成年人重返正道,自力更生,真正融入社会。
担当责任,“远周”扬帆
“远周—中国首家未成年公益观护基地”项目团队
从一开始的参与者,到如今担任远周指导中心的理事长。作为组织者,袁帅感觉自己“责任很大”。“不过,公益毕竟是越多人参与越好的事情。”
远周指导中心于2018年入驻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,在创新创业学院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壮大。今年4月,在华东师大“道杰精英学院”举办的“良师益友——职场进阶沙龙”活动上,作为经管学部校友的袁帅受邀带来了有关青少年公益的讲演,更多的华东师大学生志愿者也由此参与进来。
远周指导中心的大学生志愿者们
大学生志愿者们几乎都没有公益观护工作的经验,因此,远周指导中心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:以新闻案例描绘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,以纪录片再现涉罪未成年人的观护过程,以ppt展示具体观护方法。
培训后,志愿者们参与涉罪未成年人的观护过程,在不同的帮教环节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如撰写帮教跟进表等,也由此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状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袁帅谈到,“对他们来说,接触一个从未接触过的群体,不管是对心灵还是对人生都是一次洗礼。”
检察院代表到远周指导中心调研
出于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,远周指导中心很少对外宣传。这样不为名利的公益事业,有时也会不被别人理解,甚至不被孩子家长理解。“我记得很清楚,有一次一个家长直接问我们:‘你们做这个政府给你们多少钱?没有钱你们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?’所以我常常认为一个孩子的问题不全是孩子的事,更多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系。”
袁帅强调:“说到底,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让孩子有尊严的活下去,在犯了错误之后有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,从而揭去身上的‘标签’,真正回归到社会中来。”
远舟小课堂
谈到对未来的规划,袁帅表示,“远舟小课堂”是他们今后的工作重心之一,目的是尽可能地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,“这是我们尤为重要的使命”。
远舟小课堂
远周指导中心参与设计开发的“远舟小课堂”,随着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教育部的“法治进校园”活动,已经进入多所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宣传,在全国范围内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。
此外,袁帅计划通过“互联网+”的方式,将远周指导中心的帮教方法汇集到一个系统性的app中,使孩子的家长如果在家中遇到问题,马上能够通过app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。
追溯至2003年,18岁的袁帅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实习,在那里,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公益的工作。
“第一份工作往往能够代表一个人将来的职业走向,我看到很多人在公益道路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,于是我也就朝着这个方向走去了。”
来源:华东师范大学
视频来源|CCTV-13 新闻频道